一季度工業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
今年一季度,我國工業經濟持續恢復,工業生產總體基本恢復到疫前正常水平,工業增長逐漸進入良性循環軌道。
4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介紹2021年一季度工業發展情況,并就一季度工業經濟數據,大宗商品上漲對制造業有何影響等熱點問題一一作出回應。

01發布會十大要點
先來看發布會上的十大要點:
1、一季度工業經濟持續恢復、穩中向好,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5%,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大幅增長1.79倍。信息化發展態勢良好、活力彰顯,電信業務總量按上年不變價計算同比增長27.4%,軟件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8.7%。
2、一季度智能低碳產品產量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等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1倍和1.1倍。
3、一季度新產業新產品增勢強勁,一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1.2%和39.9%,兩年平均增速分別達到12.3%和9.7%。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1.6%,兩年平均增速達到10.7%。
4、工信部近期針對汽車芯片的短缺問題,組織汽車企業和芯片企業共同編制了《汽車半導體供需對接手冊》,推動緩解當前的供需矛盾。
5、工信部認為,大宗商品價格不具備長期上漲基礎??傮w看,本輪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制造業有影響,但是這種影響總體可控。
6、工信部正在編制“十四五”及中長期制造業發展相關規劃,包括制造業總體發展規劃,工業基礎、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規劃,以及重大技術裝備、原材料等重點行業規劃。
7、工信部將從完善管理政策和標準、強化關鍵責任鏈監管、持續整治熱點難點問題三個方面推進APP個人信息保護治理工作。并將發布《APP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暫行規定》。
8、工信部指出,智能網聯汽車目前正處于技術快速演進、產業加速布局的關鍵階段。下一步將加大網聯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完善技術標準法規和安全監管體系。
9、工信部正在積極開展“十四五”大數據產業規劃的編制工作,現已形成初稿,正在征求各方意見。
10、針對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工信部將推動建立老年人應用智能技術困難的長效機制。
02 一季度工業經濟持續恢復
工信部指出,年初以來,工業經濟持續恢復、穩中向好。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5%,總體保持了去年四季度的較快增長態勢。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大幅增長1.79倍。5G網絡、千兆光網建設和商用加快推進。平臺經濟、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新業態成長迅猛,線上經營消費場景活躍。
“總的來看,在精準防控疫情和政策利好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一季度工業經濟恢復態勢良好,數字經濟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動能不斷增強,主要經濟指標符合預期目標,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工信部發言人表示,與此同時,也要看到當前我國經濟仍處于恢復發展期,全球疫情走勢和國際環境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內需穩步回升仍存在一些制約,部分行業恢復滯后,實現工業經濟持續健康恢復和保持信息化持續快速發展仍需付出艱苦努力。
03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制造業影響總體可控
今年以來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一直受到多方關注。日前,發改委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給出的研判是“不具備長期上漲基礎”。對此,工信部發言人也給出了相同看法。他指出,總體看,本輪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制造業有影響,但是這種影響總體可控。
他表示,我國工業體量龐大,部分大宗商品海外采購量也非常大,相關商品價格上漲對PPI影響非常直接,近幾個月上游行業的產品出廠價格都呈現明顯的上漲態勢,并隨著產業鏈向中下游傳導,盡管部分上游企業盈利狀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相當程度上也加大了下游企業的成本壓力,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空間。
“與此同時,也要看到相關漲價因素多具有短期性和突發性,我們認為大宗商品價格不具備長期上漲的基礎。”工信部發言人表示,我國具有充足的宏觀調控政策空間和強大的國內市場潛力,制造業門類齊全、產能充沛、供給充裕,市場自我調整的適應性較強,有關部門也已經在采取措施加強保供穩價的工作??傮w看,本輪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制造業有影響,但是這種影響總體上還是可控的。
下一步,工信部表示將積極采取舉措推動穩定原材料價格:
一是,加強運行監測和價格監管,穩定市場預期,及時發布運行情況,做好輿情引導,防范市場恐慌性購買或者囤貨。配合有關部門堅決打擊壟斷市場、惡意炒作等違法違規行為。
二是,支持上下游企業建立長期的穩定合作關系,協同應對市場價格波動風險,鼓勵冶煉企業及加工企業進行期貨套期保值交易。
準確把握大勢,才能因勢而動,順勢而為。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已經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發的新征程上。伴隨世界經濟的深度調整,逆全球化思潮的蔓延,中國工業面臨國內外復雜環境下的重大挑戰。此外,“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的提出,也為工業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盡管前方有諸多困難挑戰,但這同時也為中國工業加快綠色低碳布局、推動轉型升級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方同舟控股將立足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發揮優勢,肩負起新時代下高質量發展的使命、責任,推動工業行業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建設工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促進工業大發展提供強有力引領和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