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
工信部三部門發布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力爭到2025年,鋼鐵工業基本形成布局結構合理、資源供應穩定、技術裝備先進、質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競爭力強、綠色低碳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格局。嚴禁新增鋼鐵產能。
2月10日
工信部等八部門印發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實施方案。其中提出,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固廢源頭減量。嚴控新增鋼鐵、電解鋁等相關行業產能規模。
2月11日
發改委發布《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2022年版)》。其中提到,加強能量系統優化、余熱余壓利用、污染物減排、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和公輔設施改造,提高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綠色化水平,提升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2月13日
大商所公告,自2月16日(即2月15日夜盤交易小節)起,將鐵礦石2202、2203、2204、2205合約手續費標準由成交金額的萬分之1調整為萬分之2。
2月15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強調,面對國內外復雜形勢高度重視解決經濟運行中的掣肘問題。繼續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保持物價基本穩定。
2月16日
《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國家要求,力爭鋼鐵、水泥行業2025年前實現碳達峰。
2月17日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推算,2021年全年我國鋼鐵行業的利潤總額將超過4600億元,創歷史最好水平。同時,2021年,中國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噸鋼利潤為411元,鋼鐵行業噸鋼利潤或將超過440元。
2月17日
商務部表示,將會同各地方和有關部門,多措并舉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積極指導企業用足用好各項政策措施,推動進口多元化,加強國際合作,構建互利共贏的原材料貿易渠道,幫助外貿企業進一步加強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協作,降低綜合成本,提升自身競爭力。
2月18日
國家發改委等12部門發布《關于印發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的通知》。通知提出,做好鐵礦石、化肥等重要原材料和初級產品保供穩價,進一步強化大宗商品期現貨市場監管,加強大宗商品價格監測預警。
2月20日
山西發布2022年度煤礦智能化建設工作方案,方案提出2022年要新建成20座智能化煤礦,建設1200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新建設500處、上年度結轉700處)。
2月21日
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月20日,全國煤炭產量1218萬噸,已恢復至去年四季度日均產量水平。
2月23日
生態環境部稱,2021年全國1.45億噸鋼鐵產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北方地區完成散煤治理約420萬戶。
總體來看,2月行業動態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鋼鐵行業總體運行態勢良好
制造業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強國之基。2021年,我國鋼鐵行業挖潛增效,行業效益創下歷史最好水平,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2022年,在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政策引領下,鋼鐵行業將保持繁榮態勢。
方同舟控股將把握機遇,乘勢而上。一是通過提升發展理念,優化發展路徑,實現結構調整產品升級,大幅提升鋼鐵主業競爭力;二是拓展新產業、新業態等多元發展空間,打造新的效益增長極;三是利用自身資金和技術優勢加速布局海外市場,面向全球推進產能合作,提升在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二、強調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
2月以來,包括國家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中鋼協在內的多部門和機構都提出,要加強市場監管、確保鐵礦石市場平穩運行。
面對大宗商品變動趨勢,方同舟控股將全局把控、協同作戰,進一步加大產業鏈的垂直整合力度。上游構建穩定、可靠、低成本的資源戰略供應鏈,提高戰略資源的保障力和控制力,有效化解企業經營風險,提高盈利能力;下游向鋼材深加工和服務領域延伸,形成供應服務鏈配套優勢,提升鏈條產品系統盈利水平。同時,加強對大宗商品趨勢的研判,并結合現有的金融工具做好對沖,進一步穩定生產經營利潤。
三、鼓勵鋼鐵企業加快實施綠色化、智能化改造
綠色低碳、智能高效是我國鋼鐵行業和企業“十四五”發展主旋律和重點任務。
在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趨勢下,一方面,方同舟控股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大力度開展技改升級、節能降耗、環保提升及資源綜合利用等工作,并在“雙碳”決策部署下努力拓展“清潔、綠色、智能、低碳”的發展內涵;另一方面,方同舟控股將著力建設智能管控中心,以先進信息技術為支撐,進一步推進 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生產管理的創新應用,著力實現協同減排降碳及核心競爭力重塑。
未來,方同舟控股將牢固樹立和踐行新發展理念,不斷發揮優勢,從智能制造體系建設、碳達峰及降碳行動方案制定、全面推進超低排放改造等方面主動作為,全力推動鋼鐵行業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